活在过去的青岛啤酒节,比掉价更可怕的危机!一种观点认为,青岛啤酒节前几年某一个大棚降过价,但没人去买酒了,所以酒贵不是原因,门票也不是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啤酒节吸引不了年轻人了,不管从当地部门层面还是从参与的商家来说,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青岛啤酒节问题有很多,从来都不是单一的问题。有人说现在青岛啤酒节从崂山搬到了黄岛,其实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的,啤酒节一直都是只有分会场,从来没有主会场,只是15年以后黄岛那边发力了,很多人就觉得那边是主会场。啤酒节距离死去,其实只差改变二字……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个大棚降价对外传递的信息太少了,很少有人知道,如果还是之前的土嗨,可能确实吸引不了年轻人。不过这些好改,叠加点电音节、音乐节啥的,抖音快手一宣传就一堆人去。应当看到,啤酒节的核心组成要素是啤酒,啤酒消费这几年虽然下滑,但基本盘很稳固,尤其夏天……
第二种观点我不同意,失去市场多半是没了价值洼地,提供的体验对应不上高昂的价格,才没年轻人愿意去。至于电音,效果确实很好,但这个效果也只有三天时间可以维持,并且公安会全程待在现场。
如果你冠以电音节音乐节之名,就要再次单独审批,这是两个活动。全场如果聚集人以上,那安全就是最大的问题了,投诉也会急剧上升。啤酒降价没人买不是因为宣传不够,而是别人以为你是假酒(各大棚自己定价)。
青岛啤酒节主导啤酒节的部门叫啤酒节办公室,就一群老头,搞点花样特别难,他们不愿意改变,门票免费就是因为前年收益不好。美食为什么不好?因为从来没好过,进来不可能只买酒不买菜,所以他们有恃无恐。
出现的问题,一些商家之前内部也讨论过,也跟青啤沟通过,结果就是每年都会变,但阻力太大(包括公安,啤酒节办公室,消防,食品检疫,公司合作伙伴,公司内部等等各个方面,还有运营成本问题,现场安全问题),效果太慢。
活在过去的青岛啤酒节,比掉价更可怕的危机!另外,青啤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会搞啤酒节,山东地区几乎每个地级市都会有,这就降低了周边人特地来参加啤酒节的热情,当然,其他地方啤酒节效果也在慢慢变差,青啤甚至都有停掉其他城市啤酒节的意思。所以说,这些东西不是没人看见,是牵扯部门太多,改起来太难。
青岛啤酒节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