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负责一块新市场扩展的项目,这个月结束发现业务表现不太好,从数据来看,销售额下降了30%,开月度总结会的时候,老板问他,业绩怎么突然下滑这么多,是什么原因啊?下一步有什么解决方案?给出汇报材料。小王对此完全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没有思路,瞬间懵了。我们在职场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为职场本身就是一系列问题的组合,职场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如果你想要解决问题,你就必须用80%的精力去拆解和定位这个问题,剩下20%的精力去寻找解决方案,其实就足够了。要解决能力的前提是要分析出问题来,所以分析力很重要。一、分析力是什么,对职场发展有何影响分析,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了解,也是一种判断,一种理清思路的行为。把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的东西,根据某种目的,尽可能的把其中的关系弄清楚,整理出头绪,从而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分析力,就是建基于这种一种思考上的能力。分析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潜力水平的体现。而分析能力不仅是先天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分析能力相差较大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大相径庭,一种是束手无策,而另一种是应对自如。那么你的分析能力怎么样呢?举个例子:假定桌子上有三瓶啤酒,每瓶平均分给几个人喝,但喝各瓶啤酒的人数不相等。不过其中一个人同时喝了三个瓶里的啤酒,而且喝的三个瓶啤酒的量加起来正好是一瓶。请问:喝这三瓶啤酒的各有多少人?在我们面对难题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问题,看清事物的全貌和各种事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有目的的解开隐藏在里面的谜底。所以分析,就是分析前因后果。要想有分析的能力,首先你要有观察的能力,善于要观察中发现问题。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职场成长利用分析来推演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第一步,界定和拆解问题;在我们开始解决一个问题之前,先要做的绝对不该是“怎么做”,而是要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也就是问题根源。什么是问题?问题是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在界定问题之前,要发现问题,有些人在工作中就是无法发现问题,原因有四点:没有以目标结果为导向:是因为你没有在这个目标结果上去分析问题,当结果出来的效果不好,首先,从外部和内部分析,外部原因一般是市场或者客户导致的,内部原因就是公司的工作流程、方法、人员等,下面会详细分析。没有以过程指标为导向: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你不太清楚完成这个目标的关键指标是什么,你就容易跑偏,导致没有跟踪好这个指标,最后的结果就不太好。这就是两个发现问题的思路。不清楚目标是什么:在不清楚目标的情况下,你是没有方向的,不会全力去做的,你都不知道往那个方向去发力。有目标,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这个就是对工作目标流程不太清楚,或者没有工作流程导致的。问题可以按频率来分类:偶然性问题:这一类问题在一个周期内或者一定的数量内发生的次数有多少,占比10%以内。突发性问题:之前没有考虑到会发生的问题,或者在现场临时出现的问题。重复性问题:在一个周期内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占比60%以上。全部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两种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市场情况、竞争对手、客户情况等确定的,有的能解决,有的不能,因为主动权不在你手上,这种因素大部分是被动的。内部因素指公司内部、工作流程、人员等,这种是主动能解决的。界定问题思路用5W2H分析法,也就是七何分析法。1,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2,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3,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4,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5,Who-是-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6,Howtodo-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7,HowMuch-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举个例子,公司一个新活动来增加注册用户量,用5W2H来分析:What:是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拉新活动?活动的助力或阻力有哪些?具体有哪些工作?Why:为什么要举办这个活动?为什么要采取线上/线下的活动形式?Who:活动面向的用户是哪些人?参加活动的工作人员是哪些?谁对哪部分的工作负责?When:活动策划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开始宣传?活动举办时间段是?Where:活动在哪举办?是线上(宣传渠道有哪些?活动渠道是?)还是线下(具体地点是?在哪做活动宣传?)活动?How:活动举办的形式?通过什么方式来吸引用户?怎样做宣传?Howmuch:我们期待达成的注册量目标是多少?活动需要的成本是多少?因为,当问题被拆分得足够细,足够清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解决方案原来是这么明显,每个人都可以办得到。第二步,提出解决方案;根据问题出现的频率来详细解决1.偶然性问题:改善某种行为。有一类问题主要是以某种目的,人为制造出来的。比如:公司每月都搞一场活动,每次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来参与活动,采用一些送礼品来吸引客户参与,结果有很多为了礼品的人来参与,而不是为了这个活动,这就导致无效客户,导致在成本和产出上的很大的区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做活动方案之前就要学会控制好这个比例,或者加上一些限制要求,来区分你的用户需求定位。2.突发性问题:提前演练。临时发生的问题,解决方案都是随机应变,通过现场的具体问题来解决,想下最近,最快用什么来解决。如果想减少这一类的问题,就是通过提前演练或者假设的方式,来模拟当时的场景,这样你就能发现当时会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比如:你当天做一场活动,突然忘记漏买一些东西,或者你要买某些东西才能解决某个问题,那就只能在京东或者附近的超市购买。对于这种可以用清单来解决漏掉的东西,可以准备详细的清单,根据这场活动用排除法,把没有需要的东西去掉,这样就会比较稳妥。3.重复性问题:建立工作标准、流程。每个人工作习惯都不一样,有的人工作方法对,效率就高,有的人工作方法不好,效果就差,问题就多,没有规距,不成方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标准,把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列出来,每个人只要做这件事情,都要按这个流程来工作,就会减少很多问题,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比如:让你打电话去销售产品,你打电话的话术决定了你能不能卖出这款产品,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话来说,那效果肯定不好,如果公司给出标准的话术,每个人都按这个话术来介绍产品,特点、好处,那效果会好很多。工作标准和流程是要不断更新迭代的,介绍一个PDCA模型来优化工作标准和流程。PDCA的构成P-计划:在工作中,要分析现状收集问题,找出问题后,想出解决方法,把这个方法和标准放到工作流程中。D-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去验证它的效果。C-检查:每周检查下流程能不能落地,效果怎样,还有那些问题。A-处理:再根据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总之,有些问题是无法一次性来解决的。需要经过不断完善才能解决的,是持续性的。比如提高客户的转化率,影响这个转化率的因素有很多的。个人能力问题,产品问题,公司问题,这些东西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是持续性要提升的。多准备几种可选择的方案在做解决方案过程中,多用假设来对自己提问,引发更多的思考,考虑更加全面,每个方案要写出方案的优点,缺点,包括投入的成本和产出。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多用数据去支撑你的论点,这样让你的方案更有说服力。头脑风暴,集思广义,发散思维,列举出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思考的时候,先不要急于否定自己,先写下来再说,即使有些方案看起来不是很好。第三、详细方案,高效执行制定详细的执行步骤,包括以下内容:目的:方案的目的,主题要明确。时间:执行时间,活动的时长。内容:方案的详细内容,越详细越好。客户定位:邀请那些客户参与。什么年龄段的。展现的形式:是以什么方式来展现,比如在大型商场里面搭台展示。成本预算:就是本次活动要采购的清单,礼品等。人员:公司哪些人员参与,业务部,设计部等。提前演练,每一步都可以执行并尽量能有即时的反馈。总结:在工作中要通过自身能力来分析问题,找到本质的问题,按以上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高效执行,有些问题不是一次性解决的,需要长期来持续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