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都比较忙,抽不出太多时间写东西了,所以为了保持活跃度,平常会时不时分享一些行业简况知识普及,有空了,会深度分析一些公司。刚好珠江啤酒前几天出了年报,以及陕鼓动力也出了业绩快报,今天得闲就对其做个简评吧。总体来看,这两家公司,也是比较看好的,如果说,把股票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那这两只票是属于上等的,今年这两个也是有机会,确定性也比较高,估值和股价涨幅都算不得上太高,加上去年整体业绩和基本面表现都比较符合预期。一、珠江啤酒年报点评1、年业绩点评:产品高端化持续推进珠江啤酒年全年实现收入42.5亿、同增0.13%,净利润5.7亿、同增14.4%,扣非净利润5.2亿、同增45.1%,毛利率全年为50.2%、提升3.4个百分点。单季度来看,Q4收入7.4亿、同增-1.8%,净利润0.64亿、同增48.6%,扣非净利润0.82亿、同增%,毛利率43.7%、下降6.2个百分点。接着看:青岛啤酒年全年实现收入为.6亿、同减0.8%,净利润22亿、同增18.9%,扣非净利润18.2亿、同增34.8%,毛利率全年为40.4%、提升约1.5个百分点。再继续看经营数据方面:珠江啤酒:去年全年销量约万吨、同减4.7%,吨酒价元、同增10.1%,单位成本元、同增0.5%;青岛啤酒:去年全年销量约万吨、下降2.9%,吨酒价元、同增3.5%,单位成本元、同减1.9%;点评:年的珠江和青岛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量减价升推动了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但销量方面,两家公司虽然都下降了3-5%的水平,这个表现其实好于整个行业平均下降7%的水平了,比行业稍微好了一些。但请注意一个数据的变化,珠江啤酒年的吨酒价为元、年为元,相对应地,青岛啤酒分别为元、元。也就说,年青岛的每吨价格比珠江高了元,即比珠江贵了6.2%,而年却缩小仅相差7元,即贵了2%左右而已,说明珠江啤酒的产品价格带开始追赶青岛,高端啤酒价格产品继续放量。当然,在成本优势方面,珠江仍然具备比青岛领先16%左右的优势,即年珠江的吨酒成本比青岛低了元,大约低了16.2%,到了年则低元,大约低了16.5%,成本方面优势方面跟去年变化不是太大。但在成本增速方面,去年青岛下降了1.9%,这也是自17年以来的首次成本为负增长,而珠江则微涨0.5%(19年是下降了7.7%),但好在珠江的提价增速比较快,基本能覆盖掉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也正是以上两个因素共振之下,才使得珠江的毛利领跑整个行业和青岛。当然,根据港股华润啤酒发布公告来看,预计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至少50%。很明显,这几大啤酒巨头都将业绩增长归因于高端化推进和提质增效的举措。2、年年报信息披露更详细了,值得点赞!看完珠江啤酒年年报,值得点赞的一点便是,关于产品结构这块的数据及信息披露更详细了,关于这一点,几家啤酒企业中,重庆啤酒和珠江啤酒目前披露方面做得比较详细。例如,珠江啤酒首次在年报中披露了产品结构、渠道数据。产品结构方面,披露了高档、中档、大众化产品,分别实现收入21.70亿元、15.04亿元、3.87亿元,分别同增9.07%、同降12.84%、同增15.81%,分别占收入比重为53.4%、37%、9.5%。其中,高档类产品,包括雪堡啤酒及纯生啤酒,即零售价为6元以上;中档类产品,包括珠江0度,产品零售价4-5元;大众化类产品,包括小麦啤酒、老珠江,产品零售价3元。如果产品结构按销量划分,纯生年占总销量比重则为41%,高于19年的38%、18年的34.9%。但有点遗憾的是,我把年的财报翻阅完了,也没找到关于前几年都披露的珠江0度、小麦啤酒的销量数据,不过也没关系,应该与19年变化不是太大。另外,再根据公司交流纪要王总的讲话,可以看出,十四五期间,公司的高端产品纯生销量预计达到45%的水平。同时,王总也谈到,十四五期间,公司的易拉罐比例会从目前的33%提升至45%,毕竟易拉罐的毛利比玻璃瓶高出10%的水平,大致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所以未来几年毛利率继续提升是件大概率的事了。对了,说到毛利率,由于珠江啤酒去年四季度掉了6个点左右,我百般苦思不得其解,致电公司后得到的解释是,由于去年疫情影响,公司不少经销商都不愿意回瓶,导致回瓶率仅为60-70%,所以那些收不回来的瓶子,就卖给经销商了当收入处理,而瓶子的毛利又低,所以拉低了整个毛利率水平。小结:总体看,高档、大众化产品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状体,中档产品收入则出现同比下滑情况,但收入向高档产品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了,同时三类产品毛利率同比都出现了上升,即产品高端化趋势持续推进。再说下渠道数据。公司年年报也首次披露了渠道销售收入占比数据,看下图,年珠江的普通渠道收入占比达到了95%,而商超、夜场则分别为1.9%左右,电商为0.6%。从毛利率来看,普通渠道竟然高达54%、提升了4.5个百分点,商超则为46%,夜场则最低仅为35%不到,我一直以为夜场毛利率很高,毕竟卖的贵嘛,没想到这么低。另外,年末,广东/其他地区各有经销商、家,同增22.4%、同增46%,经销商数量及线下渠道布局正快速扩张。3、展望年:量稳价升展望年,根据王总的谈话及相关业务员终端走访来看,今年情况会比去年好、但可能很难完全恢复至年的水平。比如现在不少终端的开店率还是比较低,例如饭店仅为50%(年的这个时候是60%),非现饮+士多店大致60-70%的开店率(年的这个时候是70-80%)。今年的销量预计万吨,比去年增长约7-8个点、比19年增长约3个点,另外我预计今年的提价增速应该有5%以上,而生产成本中的可变成本这块主要是原材料,年原材料占比营业成本这个数据达到了68%,主要包括大麦价格、纸箱价格、易拉罐等占比较大,而固定成本中的人工费、折旧等制造费用变化不会太大。今年随着通胀压力凸显,上游的原材料涨价压力确实蛮大,预计今年单位成本可能会上涨2-3个点,但相信珠江今年是能抗住成本上行带来的压力。最后就是费用这块了,今年跟去年变化不是太大。加之,珠江啤酒也不断开展源节流、降本增效活动,实现了净利润的逆势增长。同时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珠江也持续聚焦纯生类、罐类等中高端产品,不断突出97纯生高端核心产品,去年完成销量7.72万吨,同增%,还推出了珠江LIGHT、ml瓶装纯生、珠江0度Pro等升级产品5款,尤其是97纯生,去年接受度不错。总体来看,去年疫情对公司及整个啤酒销量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好在诸如珠江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这些企业仍然受益于吨价的提升,所以收入规模整体跟19年基本持平。同时也正是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下,使得全年利润端增速大幅高于收入端,叠加啤酒高端化,先行者获利。二、陕鼓动力业绩快报点评1、年业绩点评:拐点再次确认年全年收入80.6亿、同增10.4%,扣非净利润5.2亿、同增66%。单季度来看,20Q4收入22亿、同增7.8%,这个单季收入增速创了近几年的第二历史新低(去年Q1几乎无增长),收入增速去年Q4表现确实有点差。如此这般,不知是否为今明两年留业绩?但从绝对金额来看,去年四季度收入却反而创了过去单季度历史新高。而去年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35亿、同增%,以倍数级增长,这其中的原因也与低基数有关。之所以看扣非利润,是因为陕鼓的财报比较特殊,账上理财资金多,钱多没办法。总体来看,陕鼓的收入拐点是从17年开始,18-19年拐点加速,即订单增加,这一点可以从公司17、18、19年的预收账款分别为37亿、53亿、59亿中得到确认和应证。另外,17-19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45亿、5.23亿、9.2亿,很明显,公司账上的真金白银跟得上订单情况,可以更加固拐点的确认。而年的10%收入增速则再次确认订单驱动收入增长的这个拐点逻辑,后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