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啤酒有了新技能
一杯有灵魂的啤酒是什么味道?
几分酸,几分涩,几分隐藏在麦香味里的甘甜,再加上几分喝酒人的心情,混合成啤酒的独特味道。这个味道与啤酒的酿造工艺及原料有着直接关系。传统的啤酒酿造需将麦芽、啤酒花、酵母、水等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贮酒后熟等工序后封存,再经由时间的酝酿,才有了人们手中的一杯杯甘醇。
此外,现代啤酒酿造还少不了一味重要的“原料”——电力。现代啤酒酿造生产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对于啤酒企业而言,电力犹如人体神经系统,链接着生产线上的每一个自动化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传统的火力电力,尤其是燃煤电力,导致碳排放猛增,粉尘污染严重。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应用已是大势所趋。在刚刚闭幕的全两会上,保障能源安全,提升能源储备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重要议题。
然而,供应不足、结构失调、季节性存储等难题,依然是阻碍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的拦路石。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关系到包括啤酒产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时值第49个世界环境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相关专家齐聚由百威发起的“绿电智酿赋能未来”云沙龙,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可再生能源互补破题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报告称,受疫情影响全球能源需求预计降低6%左右,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逆势增长3%,甚至多个地区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的小时份额创下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中国电力供应的低碳结构转变最为显著,燃煤发电量减少约TWh。作为电力刚需用户,百威亚太通过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应用,为这一数据贡献出重要的绿色力量。
“我们很荣幸地宣布我们在中国实现了首个%使用可再生电力生产的工厂,这也是国内啤酒行业首个达成这一目标的工厂。”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兼联席主席,百威集团亚太区总裁杨克(JanCraps)宣布了百威亚太在可再生能源电力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
协议生效后,百威资阳工厂将采用65%水电、35%风电及光电的配比,通过水电、风电、光伏电等三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组合应用,解决了单一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不足的难题。预计,百威资阳工厂每年将使用绿电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2万吨。
年初,百威发出“年前%使用可再生能源酿造每一瓶啤酒”的承诺,并制定了在整个价值链中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5%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为实现这一指标,百威着手在中国29家啤酒酿造工厂中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
截至年末,百威亚太通过在工厂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面板建成光伏电站,并完成7家工厂的光伏改造。预计今年年底,50%的中国百威工厂将使用光伏电力酿造生产啤酒。
“百威可再生电力中的一部分来自购售电协议,这是百威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新突破、新思路。未来还将继续积极引入更多外部力量,发展更多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探索行业绿色未来的更多可能。”据百威亚太采购及可持续发展副总裁杨凯(JanClysner)介绍,今年百威啤酒将应用可再生电力万千瓦时,59%的啤酒产量将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进行生产。这些举措可减少碳排放6.45万吨,相当于多种万棵树。
百威的减碳成果引起了碳信息披露项目(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