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2017年销量降6押注中高端显

每经记者:陈星每经编辑:宋思艰4月14日,啤酒巨头嘉士伯集团旗下企业重庆啤酒(,SH)发布年年报。年,重庆啤酒总销量与营收规模均有小幅下滑,但净利为约3.3亿元,同比增加逾8成。财报显示,年,重庆啤酒中档及低档产品销售收入下滑,高档产品销售则呈上升状态。中档及高档产品在公司总营收中占到的规模已经达到86%,两者的毛利率分别达到39.93%及56.08%,为重庆啤酒净利作出更多贡献。实际上,多位行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规模增长红利已趋近于无的背景下,企业纷纷追求改善产品结构,是从追求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对此,青岛啤酒副总裁董建军亦对记者表示,中国啤酒的发展与欧美日十年前的状态接近,总量微增甚至回缩,但结构、品质和价格都在不断上升。前者的减少主要是减少在中低档产品上,后者主要是得益于中高端产品的增长。中、低端产品收入滑落重庆啤酒年度显示,公司去年实现归母净利近3.3亿元,同比增幅达82.03%。但公司营收录得31.76亿元,同比下滑0.64%。从年至今,这已经是重庆啤酒收入连续萎缩。重庆啤酒年实现销量88.75万千升,与年度数据94.62万千升相比下降了6%。但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啤酒在年报中注明,不考虑关厂影响,公司报告期内总销量上升约1%。而从公告数据来看,重庆啤酒收入之所以持续下滑,主要是中低端品类销售收缩的结果。年,重庆啤酒的高档、中档和低档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94亿元、21.6亿元和4.29亿元,高档产品同比增长8.42%、中低档产品则分别下降1.81%和2.07%。无论是销售总量与产品结构的变化,或均是重庆啤酒“有意为之”的结果。啤酒专家方刚表示,前述业绩是重庆啤酒持续数年发展中高端产品、关闭低效无效产能的结果。早在年底,重庆啤酒就因丹麦嘉士伯集团入主而取得了生产销售“乐堡”、“嘉士伯”、“”等国际品牌的许可权。其后,其开始频频推出高端新产品,同时对原有的“重庆”及“山城”品牌进行升级。重庆啤酒年报中称,年,在嘉士伯集团“扬帆22”战略指引下,公司继续推进产品高端化战略,高端产品持续增长,中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结构占比持续提升。针对盈利能力较弱、投资回报不足的主流和低档产品系列,重庆啤酒进行了缩减和替换升级,产品组合更趋于清晰和高档化。除了调整产品结构,重庆啤酒还从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关厂、计提减损动作。重庆啤酒是否希望继续缩小中低档品类销售规模?中低档产品收缩后,公司高档产品能否撑起营收与利润目标?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4月15日下午致电重庆啤酒董秘邓炜,但截至发稿时未能获得回复。目前,国内各大啤酒巨头中,区域市场占有情况较为确定。重庆啤酒年报显示,年度,其川渝市场销售份额占公司总份额的92.09%,湖南市场占得7.91%。行业下滑趋势未改变纵观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等行业巨头的业绩报告,中高端产品的地位越来越高。如青岛啤酒年上半年总销量为万千升,其中以“奥古特”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销量实现90万千升。重庆啤酒年度中高档产品的收入占比已达86%。同样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青岛啤酒披露的年业绩显示,去年其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0.65%;净利12.63亿元,同比增长21.04%。华润啤酒年年度营收为.32亿元,同比增长3.62%。受年10月完成收购华润雪花剩余49%股权,其年归母净利同比上升86.8%,实现11.75亿元。华润啤酒管理层表示,高端化是公司的第一战略,将主要从自有品牌升级和寻求国际合作两方面进行。过去数年,国产啤酒一直饱受市场过度竞争、份额被外来者蚕食之苦,高端化战略是否已经带动啤酒行业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对此,啤酒专家方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前述数据只能说明国产啤酒低价抢份额的时代已经结束,中高端产品的带动作用还有待检验。“过去,进口啤酒虽然在总量上占据的份额不高,但在高端和超高端领域却占据强势,如今国产啤酒在往高端、超高端迈进,可以说双方即将迈入‘混战’阶段。这对国产啤酒来说不是坏事。”方刚说。重庆啤酒亦在年报中表示,啤酒消费总量在饱和点徘徊、销售主渠道餐饮行业整体不振、酒类消费选择多元化导致消费者分流、企业刚性成本不断上升等导致啤酒行业销量下滑的不利因素在年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gkjsxx.net/pjhyfx/17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