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行业整体下滑,但燕京啤酒与中国啤酒市场前三的差距仍然是越来越大。
4月9日,燕京啤酒公布的年年度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燕京啤酒营业收入约为15亿元,相较于年亿元下跌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88亿元,同比下滑19%;啤酒业务完成销量万千升,相较于年的53.11万千升下降9.%。
这是燕京啤酒连续两年营收下滑,年其营业收入为.5亿港元(约合11.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6%;啤酒销售量53万千升,同比下降6.87%。
燕京啤酒方面表示,燕京啤酒销量和业绩下降有两个原因,一是与整个大环境相关,整个行业都在下降;二是年“凉夏”比年更严重,导致旺季不旺。
行业影响是事实。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进口啤酒以及果味预调酒等新式低酒精饮品崛起等因素影响,相比前几年的繁荣,啤酒行业已经走过行业顶点,行业周期开始逐步向下。嘉士伯已经在年关闭了五个中国酒厂,今年还将继续关闭两个酒厂。
另外两个大佬雪花啤酒和青岛啤酒业绩也有所下滑。
啤酒老大华润雪花年销售量为.3万千升,同比下降1.34%;青岛啤酒年啤酒销售量为万千升,同比降低7.36%,青岛啤酒营业收入约为76亿元,同比跌幅接近5%。
但从营收来看,雪花啤酒年获得93.亿元人民币营收,青岛啤酒营业收入约为76亿元,百威英博在华营收为4.08亿美元(约合75.6亿元人民币),作为第四名的燕京啤酒,与前三名的距离逐步拉大。
对此,燕京啤酒在年报中提出,未来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将越来越明显,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及物流、网络的发展,对易拉罐产品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而燕京啤酒进行产品结构优化,易拉罐啤酒销量53.5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16.3%,燕京鲜啤酒销量13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5.%。
在营销方面,燕京啤酒继续独家冠名中国足协杯,同时冠名北京北控燕京队,赞助中国乒乓球队等,用体育营销来提升其品牌知名度。
不过,燕京啤酒在年报中提出的尽快实现“进入世界啤酒前六名”的目标,看起来仍然十分遥远。
本文来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