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个受益于产品提价的行业—乳制品
01
投资逻辑在过去十年里面,乳业板块前七年的表现是不错的,行业的成长性也好,盈利能力也好,都有一个明显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在过去三四年的环境的改变,就是行业出现了龙头之间的竞争。我们看到一些主要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一些担忧。类比白酒行业,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整个行业经历了三年的低谷期,而最近三年则在一个恢复性增长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放眼更长的时间区间来看乳业板块的长期趋势。
年全球原奶供应减少,原奶价格被动提升,主要原因是今年粮食价格创历史新高,特别是玉米在11月份创新高,原材料涨价到饲料涨价一般有一个20天的反应周期,受此影响12月初,乳制品行业引来一定涨价,如光明,伊利,蒙牛等。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新一代消费者更多的看标签,现在很多定价,相对来说越来越国际接轨了,可能以蛋白定价、脂肪定价。从目前来看,消费者的阐述和实际的行为是对立的。虽然要健康,但实际上全脂类的卖得好。标签这方面蛋白类的定价目前很明显,定价目前应该还在上升。因为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知识结构提升,未来甚至会出现双倍蛋白。有些公司在产品创新,但是需要点时间,趋势上基本按这个路径发展。而且蛋白定价可以将单个销售机会的销售收入做高,客户差异度更高。目前主流3.2g蛋白,国家规定是2.8-3.0g,目前行业都在3.2g以上,常温奶在3.6g,特种奶在3.8-4.0g。光明乳液推出的活性乳蛋白很有特点,这代表行业有上升空间,有卖点。
从成长性的角度来讲,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在最近几年里,食品行业里面的子行业,比如说白酒、啤酒、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基本上都趋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从消费量来看,白酒其实最为典型,白酒在整个十三五期间产量的下降大概有30%-40%。而这些年增长比较好的主要是乳制品、酱油,保持了中个位数的增长。其中酱油增长的原因在于,首先有产业结构性升级的原因,这其中主要有海天味业,千禾味业等。但更多的是由于酱油产业有一点特殊,在我国民间还有一些自制酱油的习惯,也有一些小作坊,可以实现酱油的生产,这一点有点像早期的白酒。所以酱油的量的增长更多的是来自于统计口径上的,也就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量的增长,但整体的消费没有太明显的增长。
短期来看,经历疫情后,很多食品饮料的子行业是有明显的下降,甚至到今天都没有恢复。但是乳制品的消费非常有韧性,到年二季度就已经达到了7%-8%的增长,比过去几年的中个位数水平还加快了两到三个点。而到了第三季度再平均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已经接近了10%的增长。疫情之后,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不但没有受影响,而且还呈现了更强的增长。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今年疫情的影响,大家提高了对于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