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析酒,不过说的是啤酒。
一、喝酒那点事我是青岛啤酒多年的老粉丝,多年以前,很多城市都有各自的啤酒品牌,比如岳阳的岳阳楼啤酒,长沙的长沙啤酒等等。
后来一顿竞争之后,地区小品牌纷纷倒闭,只留下了青岛、燕京、珠江、重庆、百威等品牌。
其中青岛和百威应该是受众面积最广的,据我亲身经历,跑过大大小小很多城市,青岛和百威基本上都有售卖。
我正式喝的第一杯酒就是青岛啤酒,因为我们那有小孩子不能喝酒的观念。
直到高中毕业,成年了,我记得一群同学聚会,即将各自走天涯,于是很兴奋很好奇的喝上了啤酒,正好就是青岛啤酒,缘分。
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喝到现在,每年夏天撸串是必喝。
也经常有朋友喊我喝某些所谓高端的精酿啤酒,比如罗斯福啥的。
我发现国外很多卖得很贵的精酿啤酒,口感是不错,但是酒质是真不敢恭维。
我一个常喝白酒的老酒鬼,喝罗斯福12号,居然感觉到头不舒服。
明显的劣质白酒特征。
朋友们说这个酒要品,不是用来灌的。
这个理念我认可,因为白酒也是用来品的,用来慢慢喝。
但是可能每个人心态不一样,在我看来,啤酒就不是用来品的,它就是用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
我一度以为是我不够理解西方文化,因为啤酒毕竟是西方传过来的。
于是我特意去看了很多国外精酿啤酒的原料成分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喝完酒觉得头痛的,一定是酒质差,不管白酒、啤酒还是红酒,都一样。
那些所谓的国外高端精酿啤酒,都有很多添加剂,难怪口感这么好。
反倒是工业啤酒,比如老青岛,我喝了这么多年,即便是喝到肚子撑不下,也没任何头痛感。
工业啤酒的口感丰富度确实远远比不过精酿啤酒,但是他的成分只有“水、麦芽、酵母、啤酒花”这四个,没有添加剂啊。
所以我都怀疑那些说精酿啤酒需要少量慢慢品的,而且瓶子还特意做得那么小,真实原因可能就是怕你喝多了不舒服就再也不喝了。
当然不止是青岛啤酒啊,很多其他工业啤酒都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啤酒就应该大口喝,豪迈大气。
著名文学家“梁实秋”,也是美食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佐以生啤酒一大杯,依稀可以领略樊哙饮酒切肉之豪兴。”
这是他当时吃牛排的感言,我非常认可。
很多人以为牛排与红酒是绝配,当然没问题,切成小块小块,小口吃肉小口喝酒,也是雅兴。
谁说牛排只能小口吃,牛排也是牛肉,它就是块肉,你想高雅的时候可以高雅。
但是也别弄得多刻意,想大口吃也没关系,豪爽一点同样另有一番滋味。
所以没有什么绝配,自己喜欢的就是绝配,吃烧烤喝红酒也可以有滋有味。
当然喝啤酒也别吹瓶,大口喝跟大口灌还是有区别的,白酒就应该慢慢品,不然一杯干了,可能就到桌底下去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伴随了几代人青春的青岛啤酒,到底有何魅力,屹立百年不倒。
二、公司前阵子无意看到了这个宣传片。
我看过很多企业的宣传片,印象最深的是凯迪拉克的“无后驱?不豪华”那个宣传片。
CT5这个车好不好不重要,这个宣传片是真魔性,可以算很经典的广告案例。
青岛啤酒今年正好岁,为了隆重庆祝,拍一个宣传片不够,还连拍了3个。
后两个我觉得一般般,第一个是还不错的。
青岛啤酒又换代言人了,从年刘德华代言开始,到现在的的肖战,中间还换过好多个,而且顶流明星都不少。
我记得的就有吴彦祖、范冰冰、张艺兴,我都能喊出名字,价格肯定不便宜。
因为我从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