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旺季销量下滑 发力高端寻
天气逐步转凉意味着今年夏天马上就要结束,这也意味着一些季节性快速消费品的旺季就要过去。啤酒作为典型的季节性快速消费品,在每一年气温较高的2季度,其销量要比其他时间高出几倍,夏秋两季的产销量决定了全年啤酒的产销量。但国内啤酒企业今年在销售黄金期获得的事迹却其实不乐观,几家啤酒生产企业的半年事迹都不甚理想,啤酒行业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局面。与此同时,进口啤酒却增长迅猛。面对巨大竞争压力,国产啤酒纷纭发力高端啤酒,寻觅前途。
啤酒企业旺季销量下滑
据相干数据,年6月,中国啤酒行业产量.7万千升,同比减少3.6%;年1—6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6万千升,而去年的这1数据为.0万千升。从市场销售层面看,局面更加惨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啤酒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落2.7%,净利润同比下落13%。
日前,华润啤酒发布年4—6月未经审计经营数据,其间公司啤酒销售量万千升,同比下落3.6%,实现营业额8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落4.6%。
不光华润啤酒事迹表现疲软,青岛啤酒的情况也不容乐观,6月底富瑞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受累于需求疲弱,青岛啤酒至今销量保持负增长,行业前景一样延续较弱。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造成啤酒行业产销量不断下滑、企业堕入窘境的因素,一方面与近些年夏季我国很多地区气温偏低、雨天较多有关,另一方面还与人群和消费结构升级有关。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现在消费者的观念产生很大变化,正从基础性需求过渡到对高生活品质的寻求。消费者对产品的寻求不再是量和饱,而是寻求品质,这也就致使占市场主体地位的低端啤酒产品需求下滑严重。
消费由增量转为增质
虽然啤酒行业连续两年产销量下滑,中国啤酒的消费量却仍位居全球第一。但国内啤酒企业的竞争仍以拼量为主,中低端产品竞争尤其剧烈,利润比较低。而根据相干研究,啤酒消费正在由增量阶段转为增质阶段,差异化、低浓度、高品质啤酒成消费升级趋势。
进口啤酒等高端啤酒销量出现大跨步式的增长正是这类转变的体现。年,我国进口啤酒量十几年来首次超过出口啤酒量。而在今年月,中国进口啤酒数量同比增长36.2%。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进口啤酒53.83万千升,同比大幅上升59.2%。
虽然进口啤酒近年来增长迅速,但一些业内专家表示,进口啤酒增长空间有限,未来国内市场还是会以本地化产品为主导。与进口啤酒相比,国产啤酒在新鲜度、价格、品牌认知度和市场覆盖率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品种、口味、品质等方面,国产啤酒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企业只有随着消费者消费档次的提升不断换挡加速,才能满足日趋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发力高端啤酒品质良莠不齐
朱丹蓬表示,以往国产啤酒产品形态主要出现梯形,产品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随着中国消费群体进入细分年代后,各大啤酒企业都在大力重构产品的金字塔以应对日趋层次化的消费群。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风格、色彩等方面的不同偏好和个人收入上的差异化因素,啤酒企业不断推出高、中、低各个档次的产品,从而构成产品金字塔。目前,国产啤酒品牌基本都在发力塔尖产品(即中高端啤酒),靠高价位、高品质、小批量的产品来赢得市场。
据青岛啤酒年财报显示,青岛啤酒旗下鸿运当头、奥古特、经典和纯生、听装、小瓶啤酒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国内销售量总计万千升。燕京啤酒早在年便推出了原浆白啤,并定位高端啤酒市场,近年来都保持2位数的增长率。
与此同时,精酿啤酒概念也进入啤酒市场。珠江啤酒日前发布公告称,将要大力发展精酿啤酒,而其他啤酒企业也陆续进入该领域。朱丹蓬表示,今年以来,精酿啤酒概念很热,但由于国内没有相干标准,市场也较为混乱,不过“纯手工,产量小,高端”是其主要标签。“我国精酿啤酒市场的现状是,精酿啤酒品质的好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也没有第三方机构去检测、评估好坏。精酿啤酒对原料和工艺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不过目前市场出现的一些精酿啤酒屋犹如小作坊啤酒坊,这与精酿啤酒本身形象相差较大,质量也难以保证。”
而在美国,美国酿酒商协会对精酿啤酒则有准确规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年产量不超过万桶(美国啤酒桶大约为升,70.2吨),销售额市占率低于3%;二是指不超过25%的股分由大型酒精制造企业控制;其3为所酿造的大部分啤酒的风味,都应该是从传统的或创新的原料与发酵工艺中取得。
专家表示,相比较国外市场,我国精酿行业还存在几个短板,首先就是专业人才的严重缺少。朱丹蓬称,国外一些精酿企业的技术、装备、从业人员素质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国内的精酿啤酒行业,唯一少数从业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多数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